导读:在中国,服饰自古就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,一种符号,它代表着一个人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,使人们恪守本分,遵守各种礼仪教化的严格规范,对民俗文化有一定的影响和作用。那么,传统服饰文化之古代官服如何?官服文化是怎样的呢?和小编一起去瞧瞧吧。
古代官服
在中国古代的服饰制度中,最能反映封建等级制度的,要数文武百官的官服了。各级官员按照文武品级的不同,装饰官服的颜色、图案纹样也各不相同,形成了独特的官服文化。
西周时期,中国的礼仪制度基本形成,各等级人的服装式样和所使用的图案不同,而且不同礼仪要穿着不同的服饰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,废除了前代的六种冕服,仅留下一种黑色的玄冕供祭祀时使用,并规定官员三品以上穿绿袍、深衣,庶人白袍,多以绢制作。至西汉,各级官员的官服全都是黑色的长袍,不同官职用冠帽和绶带加以区分。
隋唐时期帝王官员礼服制度有了重大改变,形成了十分完备且等级森严的体系。隋朝官服的样式是在北周冕服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。隋代末年,隋炀帝又下令用颜色来区分官员和平民的衣着,限定五品以上的官员可以穿紫袍,六品以下的官员分别用红、绿两色,小吏们用青色,平民用白色,屠夫商人只许穿黑色衣服,士兵穿黄袍。唐代继承了隋代的冕服定制。规定了群臣的礼服有10种,只在盛大的典礼中穿。在其他的日子里,皇帝百官都另外穿统一规定的朝服、公服及常服。朝服,是朝见时穿的服装,只限七品以上的官员穿用。公服又叫省服,它与朝服基本相同,但更为简便一些。常服是一种圆领窄袖,左右开衩的长袍。唐朝官服也分颜色:三品以上紫袍;五品以上绯袍;六品以下绿袍。
宋代的官服分为祭服、朝服和常服三种。祭服维持唐代的式样。朝服的式样也与唐代朝服基本相同,但后来,宋神宗废除了隋唐以来依照官员品级确定冠绶的规定,改由官员职位决定服饰,共分为七等冠绶。宋代官员朝服的服饰很有特点,在脖子上套一个上圆下方的饰物,叫做方心圆领。宋代和唐代一样,常服靠颜色来区别品级。元代在唐宋官服式样的基础上确定了和它们大致相似的冕服、朝服、公服。
官员
明朝官员的官服制度完备而繁琐,分常服、朝服和公服。明代官员常服又称补服,在前胸及后背缀有用金线或彩丝绣成的图像徽识。通常文官绣双鸟,武官绣单兽。补服对服色及服装图案有严格规定,并以公文形式指导穿衣,如明洪武二十四年定,公、侯、驸马、伯用绣麒麟白泽;文官一品仙鹤,二品锦鸡,三品孔雀,四品云雁,五品白鹏,六品鹭鸯,七品鸿(xlèzhì,音谢治,古代传说中的异兽),八品黄鹂,九品鹌鹑;杂职练鹊;风宪官獬豸(xīchí,音溪斥,像鸳鸯的一种水鸟);武官一品、二品狮子,三品、四品虎豹,五品熊罴,六品、七品彪,八品犀牛,九品海马。文武百官的朝服都沿袭唐宋朝服的式样,外穿红罗上衣、下裳和蔽膝,内穿白纱单衣,足登白袜黑履,腰束革带和佩绶,头戴有梁冠,官员的等级通过冠的梁数和绶带的不同纹饰表示。公服是在重大朝会时的服装,由展脚硬幞头和盘领宽袖长袍组成,颜色根据官品而定。
清代官服废除了服色制度,只在帽顶及补服上分别品级,服饰颜色不论职位高低原则上都是蓝色,只在庆典时可用绛色;外褂在平时都是红青色,素服时,改用黑色。清代朝服沿用明代补服,款式一般为无领、对襟,其长度比袍短、比褂长,前后各缀有一块补子,清朝补子比明朝略小,穿着的场所和时间也较多,凡吉庆、上朝、会客等均须齐备,一般和朝珠、朝带等,配合穿着。清朝所缀补子分为方形补子和圆形补子,方形补子是区分官职品级的主要标志,圆形补子为皇子、亲王、郡王、贝勒、贝子皇亲贵族服用。补子的图案一般亲王用团龙;一品文官用鹤、武官用麒麟;二品文官锦鸡、武官狮;三品文官孔雀、武官豹;四品文官雁、武官虎;五品文官白鹏、武官熊;六品文官鹭鸶、武官彪;七品文官测、武官彪;八品文官鹌鹑、武官犀牛;九品文官练雀、武官海马。此外,都御史、按察使等,均绣獬豸。清朝服饰带有满族特色,满族袍褂是最主要的礼服。袍褂上身紧窄贴身,袖子较细瘦,下身的前后左右开衩。袍褂的图案和开衩有着等级制度要求。按规定,皇帝的礼服袍子用明黄色,绣有龙纹;官员和命妇们穿绣有蟒纹的袍子。皇室袍子开四衩,官员百姓的袍褂只许在前后开两衩。在袍服外面加穿外褂,也是满族服装的一大特征。对襟马褂也经常被当作宫中礼服穿用。黄色的马褂最为尊贵,一般为皇帝御赐。
民俗小百科:命妇的补服
除官员外,在明清两代,受过诰封的命妇(一般为官吏的母亲及妻子)也备有补服,通常穿着于庆典朝会上。她们所用的补子纹样以其丈夫或儿子的官品为准。《清稗类钞·女补服》曰:“品官之补服,文武命妇受封者亦得用之,各从其夫或子之品以分等级。惟武官之母妻亦用鸟,意谓巾帼不必尚武也。”表明凡武职官员的妻、母,则不用兽纹补,也和文官家属一样,用禽纹补,意思是女子以闲雅为美,不必尚武。
结语:以上是小编整理的“传统服饰文化之古代官服,官服文化是怎样的”内容,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。
邮箱: 联系方式: